终身运动:认真对待羽毛球必读
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项陪伴自己终生的体育运动,除了缓解长时间脑力劳动的疲劳和久坐带来的肩颈压力,还可以提高精力水平,延缓衰老,改善生活质量。
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不产生新问题,很多人为了健康选择羽毛球,却落下个受伤离场的结果也令人惋惜。
如何正确开展一项运动,用什么心态循序渐进练习和提高。不知道如何选择教练和培训班的朋友也可以看看。
报班学球真有用吗?当然!这是新手最划算的途径——合格的教练能清楚了解你的水平,需要提高的身体素质并设置合理的训练计划。而不只是仅仅课上教你俩小时。选教练要注意教学水平≠对抗水平,学到手的才是技能。
报班学球一年半载,一个月,4~8次课加上平时打有30小时左右。为什么感觉进步不大或没进步?
先搞清楚一些问题:
除了上课时候练球,其它时间训练吗?
步伐、挥拍、专项力量和专项体能这些,有练吗?
有人说不是专业的整那么正式干吗?我就快乐羽毛球。你打羽毛球是为了什么?不是健康快乐吗?错着来受伤了还咋快乐!!还有人说,你这么认真,最后不还是受伤了吗?这个我不反驳,的确超出了限度。虽然明知不可为,但人会做些傻事,当断不断必受其乱。
不热爱的,还能叫爱好吗?花钱不好好练,打赏我好不好。
一节课2~3小时,教练除了纠正每个人的错误动作,就是在示范,每个动作充其量也就两三组,百十来个。入门期间,动作正确和熟练最重要,能不能打准球和落点别太纠结。
重复练习是培训最重要的内容,也是提升动作速度的基础之一,理解了得坚持训练。即使国家队,也要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练基础。包括力量、挥拍和步法这些无球练习……
基本练习过程:理解 -> 练 -> 偶尔动作正确 -> 找正确感觉 -> 再练习 -> 动作正确率提高 -> 巩固练习 …… 提升速度 …… -> 再练习 -> 提升动作合理性再练……
郑重告诫练得少打得多的新手朋友:“上课俩小时,一场就破功”,初步定型的动作,在几秒的被动局面下就会土崩瓦解。错误动作又回来辣!不要抱太大幻想,熟练工种需要时间磨练,理解了不等于会了。入门期要熬得住,即便对抗,也要以动作正确舒展为前提,基本上就是前后移动的步法、网前球和高远球的处理。
建议找水平高一些的陪练给你喂球,这对高手自己也是个好的提升——控制落点。这样才会有时间去思考、反应,抠一些基本的动作。正确动作定了型,足够熟练,才能去和高手对抗。动作不仅包括在各种位置的标准击球,也包括动作一致的击球、合理的步法选择和回动。
技术不分专业和业余,只有业精于勤。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”,教练指导、即时反馈(动作是否正确),让你能分辨动作的对错、节奏的轻重缓急,对应调节认知(也有人叫肌肉记忆力,可能心理表征更准确)。认知建立后教练反馈、支持和陪伴,接下来你要继续训练,找瓶颈,再通过反馈调整,如此往复……
如何选择教练或培训班?必须试课,不支持试课请无视,注意以下几点:
教练的演示是否正确。好的技术动作都协调、美观,同时配合讲解,轻松幽默帮学员建立自信就更好;
讲解好不好理解;
反馈及时。对你的动作,是否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;
人数。一个班人数过多,教练很有可能没时间一一实时反馈,会造成错误动作和理解。
时间段选在运动意愿最强烈的时候,即生理运动巅峰期——比如一般人应该在下午6点左右。
不管是体校、专业队还是业余教练,有科学的教学理论体系就可以。推荐选水平高、同时对羽毛球运动训练有专门研究的教练。
培训班还是私教?
一般初级建议先培训班,性价比高,10次课20小时共1000-1500左右,标配每班6~8人。私教的意义在于全时段即时反馈,学习效率最高,但成本也最大,一般200元/小时起步,贵一些比如李宇轩现在要700-800/小时。
信任教练非常重要,但有疑问一定要和教练深入探讨。个人条件和能力不同,训练效果和模式也会有差异。不同教练的教学方法差异,很多只是理解不同,内核都是一样的。
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羽毛球俱乐部(群),拎拍子直接去球馆是个好办法。好俱乐部有从新手入门练习到中高级对抗的梯次配置。甚至有些俱乐部还会无偿提供新手培训,也会为那些想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会员,提供付费教练和私教等有偿服务。
成体系的教练团队,升学加试、教练员培养,为全国各大高校的体育专业和特招输送人才。
找个好俱乐部 ,不仅活动气氛积极健康,还会少走弯路、快速提高,能享受到羽毛球真正的快乐。不好的俱乐部同样很多,注意辨别。为了活动参与人数多,鼓励新手多打,错误形成的摇篮、伤病潜伏的沼泽。还有些号称经营多年的俱乐部,利用球友之间的矛盾获取私利。
高水平俱乐部 ≠ 高端俱乐部,高端俱乐部督促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冷却,帮助新手训练,有视频记录复盘,分级别对抗,老带新,用好球并提供固定名额。
水平到一定层次,比赛是突破瓶颈的好选择。一场被吊打比赛能让你对基础动作和能力——速度、力量和稳定性有全新的认识和要求。比如后场直到网前怎样可以更快、为何对方可以突击你的平高、接杀能抽斜线……
比赛还能检验各种技术环节的连贯、轮转、攻防占位技巧、出球合理性、动作的简化、一致性的运用等等。建议多录像、复盘、总结,不断优化技战术体系,认识优缺点。新的一轮,总是从身体素质开始,力量是基础,速度是关键,耐力是保证。
别冒进,训练、提高、对抗和比赛的环节都经历以后,应该几年就过去啦!有瓶颈,可以再看一看身体素质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。
毕竟奥林匹克精神还是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。
力量是基础,速度是关键,耐力是保证。激烈的羽毛球对抗是剧烈、高强度的有氧无氧运动组合,对身体要求极高。
锤炼身体基本素质使之适应羽毛球运动,在运动前后进行科学合理的热身和拉伸冷却,才是竞技性与娱乐性结合的典范。
1
以健身、减重、提升精力水平等为兴趣目标的业余选手,可以通过发展适应羽毛球运动的各项身体素质,培养运动习惯。
有较低的体脂含量和强有力的腿部肌肉,这样的身体形态才能更好的适应羽毛球场上长时间快速移动。
弹性力量:可以理解为爆发力。肌肉的弹性回缩力,对击球和移动都有至关重要的提升。
绝对力量:绝对力量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,最大力量是绝对力量的上限。绝对力量的提升有助于各关节的稳定性,减少受伤的风险。
耐力:身体耐受疲劳的能力,包括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。力量耐力是维持肌肉连续强力收缩的能力;速度耐力是维持高速运动的能力。耐力严重影响羽毛球对抗中的多拍能力和期间的恢复能力。
柔韧性: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和幅度。受韧带、肌腱、肌肉、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限制。主要影响羽毛球接球的有效范围,体态纠正(头顶球)的幅度等。
速度: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。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、动作速度与位移速度。一般速度越快,接球和出球也越快,带给对方的压力相应也越大。
敏捷:快速变向并保持平衡的能力。
灵敏度:面对来球时的迅速反应和加速移动的能力,其中包括步法和架拍。
协调性:反映身体动作的有效程度,其表现为手、眼、步的协调。表现在羽毛球运动中,即对应来球,以相应步法和手法从容优雅击球的能力。
动态平衡:在高速移动、连续变换起始位置时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能力,有好的动态平衡水平,意味着用更少的体能完成同样的技术动作,尤其是在被动情况下。
2
热身的好处勿须多言:减少场上对抗时受伤机率;加速血液循环;增加肌肉温度;提升临场发挥水准;建立对抗的心理准备;温习动作、预演技战术。
一般影响热身的因素包括近期练习的主要内容、年龄和球龄、环境如何、空间是否允许、有无器械、对抗规模(参与人数)等。
一般热身的内容包括加速血液循环提升心率、动态拉伸、平衡、反应、灵敏度和唤醒。
3
冷却的大体作用与热血相反,通过逐渐减缓运动强度降低血液循环速度、降低肌肉温度、使心率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。冷却主动通过放松跑和走动完成,大约持续 3~5 分钟,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后直接坐下休息。
运动员通过在场上来回走动、换球等活动,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过高的心率,在短时间内恢复部分能力。
冷却阶段或之后的拉伸主要以静态拉伸为主,对疲劳部分进行拉伸可有效排出乳酸、加快恢复速度,还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、提升肢体柔韧性。
评论
发表评论
有话直说,好好说话。